
為傳承紅色基因,緬懷革命先烈。作為紀念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的中的重要活動,5月22-23日,浙富黨委組織廣大黨員赴余姚四明山浙東抗日革命根據地、諸暨楓橋經驗陳列館,開展了“銘記光輝黨史 傳承紅色基因”紅色主題學習教育活動,探尋革命先輩們的紅色足跡。
浙東抗日根據地是全國十九塊抗日根據地之一,這里濃縮了浙東可歌可泣的革命斗爭歷史,展現了浙東兒女視死如歸、不屈不撓、英勇奮斗的壯麗篇章。

第一站,黨員們來到四明山烈士陵園,陵園位于余姚市梁弄鎮獅子山,占地面積4萬余平方米,是為紀念浙東抗日根據地烈士及解放戰爭時期浙東革命根據地烈士。巍巍四明,長眠著1700多位革命烈士,他們的豐功偉績,與日月同輝,他們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前進。懷著對革命烈士的無限哀思,黨員們在紀念碑前鞠躬致敬,表達對革命烈士的敬意。
緊接著黨員們參觀了四明山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,重溫革命事跡。在館內了解并學習了浙東抗日根據地的建立與發展過程,在陳列館的二樓瞻仰了眾多革命烈士的光輝事跡,追尋著這八百里四明山上曾經發生的血與火的壯闊革命史,大家仿佛回到了那戰火紛飛、波瀾壯闊的年代。

陳列館中展出的大部分烈士在犧牲時只有二十余歲,他們有的是抗日戰爭、解放戰爭的戰場上英勇的戰士,有的則潛伏于敵營,從事秘密的敵后工作,還有的烈士在朝鮮戰場,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立下赫赫戰功,留下光輝事跡。他們將自己寶貴的青春都獻給了這份偉大的事業,為這片土地、這個他們深深熱愛的國家獻出了自己的生命,而他們的犧牲也將永遠被這塊土地銘記。
“幸福生活來之不易?!比缃?,大家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一位老黨員感嘆道:“正是老一輩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,才換取了我們現在的和平。他們把悲劇和痛苦留給自己,把幸福與和平贈予后人,我們又怎能辜負他們的犧牲?”“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”,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,我們這次探尋之旅,正是為了將先烈們的事業傳承下去,將革命精神傳承下去,死而后已,薪火相傳。

第二站,黨員們來到了諸暨,開始了新一輪的紅色尋訪之旅,尋訪地點是——楓橋經驗陳列館。千年古鎮楓橋,久負盛名,人才輩出,文化底蘊深厚,而“楓橋經驗”更是聞名全國。
在展區,一份毛澤東同志批示的手跡讓我們仿若見證了“楓橋經驗”的誕生。 “楓橋經驗”是一個“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”的地方經驗,“小事不出村,大事不出鎮,矛盾不上交”,在群眾的眼里,楓橋經驗營造的良好的社會環境,以及促進經濟和社會事業的急速發展,真正地給人民群眾帶來極大的便利和一筆寶貴的財富,“楓橋經驗”的價值在實踐中充分體現了出來。習近平同志指出:“要充分珍惜‘楓橋經驗’,大力推廣‘楓橋經驗’,不斷創新‘楓橋經驗’?!?/p>
通過參觀學習,黨員們深刻領會了平安建設、法治建設、便民服務、基層治理等方面的新理念和新實踐, “楓橋經驗”不僅是平安建設的一面旗幟,也是實踐黨的群眾路線的一面旗幟,切實感受到了“楓橋經驗”50年來與時俱進、歷久彌新,在新時代展示出的強大生命力,一步一步邁向更廣闊的天地,又極富有指導意義。
通過本次的黨員參觀學習活動,黨員們紛紛表示要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,繼續為黨旗再添光彩。